亚洲必赢bmw胡丹丹与宋星桔团队在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顶尖多学科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我院胡丹丹副教授与宋星桔副教授团队研究论文《Toxoplasma gondiichromatin remodeler SWI/SNF controls parasite division and gene expression》(DOI: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4751-x)。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弓形虫寄生引起、严重威胁人类及多种动物健康的重大zoonotic disease。弓形虫生命周期极为复杂,其在不同宿主体内发育阶段的精确转换,依赖于高度协调的基因表达调控。表观遗传学是调控其“身份”转换的核心机制,但其中关键基因的“激活”机制尚不明确,这已成为开发新型抗弓形虫药物的瓶颈。通过生物学手段深入解析其调控网络,有望为防治该病提供全新靶点。
本研究通过“生长素诱导的降解”技术,构建了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核心亚基的条件性敲低虫株,探究了该复合体在弓形虫速殖子阶段的功能。研究表明,SWI/SNF复合体是维持寄生虫正常生长和分裂模式所必需的“激活器”。抑制该复合体功能,会导致寄生虫分裂模式从有序的“一分为二”变为异常的“一分为多”,并错误表达其他发育阶段的基因。弓形虫SWI/SNF复合体通过维持速殖子特异性基因的染色质开放性,并与“抑制器”MORC协同,实现对基因表达的“双重门控”,从而精确维持寄生虫的“身份”。这些发现阐明了弓形虫生命周期调控的关键机制,为开发新型抗弓形虫病药物提供了一种全新、高效的策略,也为寄生虫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SWI/SNF复合体缺失导致虫体分裂异常
SWI/SNF复合体缺失对弓形虫生长及分裂模式影响的模式图
本文通讯作者为亚洲必赢bmw宋星桔副教授,第一作者为亚洲必赢bmw胡丹丹副教授与硕士毕业生李轩。胡丹丹副教授与宋星桔副教授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人兽共患弓形虫病和畜禽球虫病的分子生物学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Bio》、《Veterinary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图文丨胡丹丹、宋星桔
编辑丨马朝阳
一审一校丨胡丹丹
二审二校丨陈樱
三审三校丨何家康
上一条:亚洲必赢bmw召开本科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会
下一条:bwin官网召开广西科技计划重点专项2025年项目推进会
【关闭】